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当前,新能源产业为西北地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新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新能源就地消纳面临诸多困难,调峰需求与实际调峰能力相比还有缺口。为此,建议:
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加强规划协同,鼓励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开展新能源电力直供电试点,就近就地消纳绿电星空体育官方网站,促进企业用能绿色化、低碳化。允许电源点直接与用电负荷连接或与用电负荷接入业主自建的开关站、变电站连接。加强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储能各环节协同联动、有效衔接,实现源网荷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
打造富有竞争力的零碳产业园。全面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总量控制有关政策;积极发展以新能源为主的微电网、增量配电网,开展发供用高比例新能源示范,探索建设绿电产业示范园区;打造绿色零碳样板工程。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就地消纳示范区。建立绿电可追溯机制。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支持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用能绿色化、低碳化。通过制定针对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电力交易政策和鼓励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等措施,支持大数据产业园使用高比例新能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有色金属冶炼等绿色高载能产业,形成绿色高载能产业集群。
推动氢能产业化发展。依托化工园区,鼓励开展离网制氢、制氨等前沿技术探索。借助石油炼化基础优势,统筹推进氢能终端供应设施和储运能力建设。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探索推进天然气掺氢、氢能储运和氢燃烧发电。科学布局,建设较大规模的绿氢生产基地。加快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实现氢能在交通领域应用示范。提升氢能产业创新能力,扩大绿氢生产及多元化应用规模。
深化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机制,参照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试行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五年考核、中期评估、年度评价制度。优化完善新能源利用率考核机制,动态调整考核指标;对资源密集地区执行弹性政策,适度提高弃电容忍度;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统计监测方法;探索推进新能源基地综合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完善跨区跨省电力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合理分摊远距离输电成本和外送调节成本;研究大基地外送电价合理区间,统筹衔接不同电源类型、不同电力用户、内用与外送需求;充分利用新能源边际发电成本低的优势,逐步拉大电力中长期交易峰、平、谷价差并进行动态调整。扩大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创新调度和交易模式,支持受“碳关税”政策影响的进出口贸易企业开展高比例新能源电力交易。
西藏是保障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发展热土,更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大规模水电开发潜力的地区。近年来星空体育官方网站,西藏以水电为主体的清洁能源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为此,建议:
加快重点水电资源开发进程。目前,西藏“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12个水电站中,有近一半的项目未能如期完工。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水电开发项目,也因流域下游水电规划环评、流域水电规划等问题,进展缓慢。国家层面应加大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快进度,扎实推进规划内大中型水电开发项目建设。
加强电力外送通道和区内骨干网络建设。西藏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电网发展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送容量远低于内地同等规格,严重影响了水电消纳。建议有关部门加强谋划,以满足各方主体需求为导向,加速建设金上至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加快推进藏东南至粤港澳特高压支流外送通道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完善区内智能输配网络。
优先布局发展抽水蓄能电站。西藏能源体系中水电占比很高,且径流式站点比重大、调蓄能力弱,“汛多枯少”特征明显。建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以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为契机,加快发展抽水蓄能电站,有效发挥水电的储能调节作用。
抓好水电项目建设用地保障。西藏生态保护红线%,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水电建设用地落实困难。建议有关部门深入调研论证,合理调整优化西藏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地划定范围,持续落实好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由国家集中开垦定向支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为后续水电资源开发、外送通道建设预留足够空间。
切实加强水电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西藏水能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大多分布于自然环境良好、生态功能重要和地质条件相对脆弱的区域,生态系统敏感度高、稳定性差,水电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流域生态、景观环境等带来影响。建议有关部门和水电开发企业进一步加强环保设计,特别要落实好生态流量、鱼类保护、陆生珍稀动植物保护、施工期水土保持和移民安置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坚持“两手发力”,促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国家层面更好地统筹“西电东送”“东数西算”,支持西藏优先布局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产业基地,开展国家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不断提升西藏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能级。
当前全国碳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与中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地位还不相称。随着“双碳”工作的持续推进,碳交易市场作为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市场化手段之一,其发展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发展速度也将加快。为此,建议:
加快制定全国碳市场发展总体规划。全国碳市场建设是系统性、长期性工作,近期重点应建立完善与全国碳市场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尽快研究形成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为根本、以生态环境部相关管理制度为重点、以交易所交易规则为支撑的“1+N+X”政策制度体系。中期目标重点是实现总量目标与各省碳达峰的目标进行有效衔接,各地、各行业可通过全国碳市场优化碳配额资源配置。远期应强化总量控制,通过收缩配额总量、利用碳价信号驱动控排企业重视低碳技术革新,为我国低碳转型提供长期动力。
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功能平台体系。除了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外,清算平台也是全国碳市场的另一大功能平台,是保证碳排放权交易能够顺利履约、交割的重要保障。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和生态环境部给予指导,依托在武汉建设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即中碳登,支持推进武汉碳清算所组建工作。
加大碳金融培育支持力度。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与气候投融资试点。尽快研究制定相关标准,明确金融投资机构等进入全国碳市场的准入条件,明确碳排放配额是否可抵质押、可担保,持续丰富碳市场交易品种,探索碳期货、碳期权等衍生品交易。
加快碳排放数据体系建设。开发统一的企业碳排放权管理和排污管理信用信息。充分挖掘中碳登工业企业排放数据资源,构建行业排放基准值数据库、产品碳足迹数据库等。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及个人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汇总全国所有行业、企业及个人的碳排放数据,构建有吸引力的国家碳排放数据库。
积极参与全球碳市场规则制定。积极争取引导国际“行业减排”的碳价机制建设,加强国际航空和航海领域碳排放相关规则的研究,加快与相关领域碳抵消及减排机制的对接。逐步探索建立相关行业机构、服务企业以及专业人才储备,提升我国民航运输业等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能力和影响力。坚定在国际合作公平竞争中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同时以积极姿态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包括推进低碳行业技术发展、扩大碳定价范围、引入碳泄漏机制等完善国内碳交易市场机制。
绿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为此,建议:
制定海洋碳汇相关法律法规。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我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的大陆岸线万公顷的滨海湿地,为海洋碳汇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建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海洋生态碳汇的法律属性和权属边界,为海洋碳汇的开展提供上位法支持。同时,制定出台海洋碳汇发展规划和发展行动方案,系统谋划我国海洋碳汇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
加快节能环保领域标准修订。立足国内产业发展实际,对标国外先进水平,开展节能环保领域标准提标修订,适度提高能耗限额、设备能效和污染物排放强制性国家标准,持续释放标准对企业用能行为的引导力和约束力。同时,鼓励结合实际出台地方节能环保标准,并探索将地方标准作为项目引进落地的重要依据。
推动绿色要素资产化。加快研究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等绿色要素市场化交易机制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允许企业将绿色低碳改造形成的节能节水、减污降碳等绿色指标资产化,参加市场交易获取绿色收益,形成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改造正向反馈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推广四川、福建、广东等地先进经验,加快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谋划碳金融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确立碳金融市场发展体系,搭建碳金融市场管理和服务架构,建立统一交易平台。
探索碳税征收。加快碳税实施研究工作,由财政部、税务总局、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开征碳税研究,对碳税的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税收优惠等税制要素进行具体研究论证,推进碳税的实施和征管。同时统筹协调碳税与现有税种,加强与结构性减税的政策协同,保持宏观税负不变。从碳税和碳市场两个层面入手,对于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两高”行业主要由碳交易进行覆盖,对于碳交易无法覆盖的行业开征碳税,避免对同一排放源或企业造成双重负担,同时关注适用不同调控政策的企业之间产生的成本负担不公平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相对公平的碳减排成本政策环境。
探索设立“碳长制”。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碳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行政区的“碳达峰”“碳中和”“减碳”等工作。同时,制定完善的、通俗易懂的“碳达峰”“碳中和”宣传方式。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碳排放水平呈快速增长态势,城市小微企业和社区居民的生活、消费领域已逐步成为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领域之一。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碳排放约占碳排放总量的53%,要实现“双碳”目标,居民生活等消费端的碳减排不容忽视。
目前国内设立的个人碳账户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由企业主导,多以平台、银行为主,比如阿里的“88碳账户”。二是由政府主导,比如湖州已正式上线涵盖减碳行为、权益兑换、碳汇交易、绿色公益等功能板块的“碳达人”平台。三是政府和企业合作,比如深圳市政府与腾讯公司联合推出的“低碳星球”。
总体而言,我国碳普惠工作处于先行先试阶段,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需要重点突破,主要表现在:社会参与度不够,可持续性偏弱,低碳行为数据获取困难,碳普惠方法仍需完善。为此,建议:
完善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碳普惠作为引导全社会节能减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创新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尤为重要,也是保障碳普惠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根基。碳普惠顶层设计需要明确各参与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制定并完善各项政策、制度规范和管理流程以及碳普惠方法、碳积分兑换规则等技术标准,从而为碳普惠体系的建设运营和监督管理提供保障。
拓宽消纳渠道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创新激励机制。拓宽碳普惠减排量消纳渠道,形成从碳普惠减排量产生到交易或消纳的全流程闭环是保证碳普惠体系市场化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参与碳普惠联盟建设,吸引潜在用户群体参与。挖掘精神层面的激励方式,积极创新碳积分使用途径,提高用户黏性,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震慑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鼓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使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拓宽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消纳渠道。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参与度将成为一项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网络新媒体等宣传方式,利用好全国低碳日、节能宣传周等重要活动推广先进案例,营造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良好氛围。
结合各地实际,激发应用活力。吸收各地实际情况综合试点成果,鼓励各省市因地制宜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碳普惠模式,聚焦民众低碳生活关注热点,彰显地域特点,进一步激发碳普惠机制的应用活力。
洪慧民常委:支持减碳双动力型产业绿色转型 探索发展制造业与降低碳排放的协同路径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正确处理制造业发展和实现“双碳”承诺的矛盾,需要对制造业发展状况与碳排放水平的相对关系有科学认知。
很多学者和学术机构对我国制造业发展领先地区的碳达峰时间、制造业增长与碳排放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一些制造业发达地区有可能已经或者接近实现碳达峰,跨过了制造业增加值与碳排放关系的拐点。也就是说,在先发地区持续扩大制造业发展规模、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对提高“双碳”工作效率更为有利。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些典型的“高排放”产业实际上也是减碳双动力型产业,其自身的低碳发展既推动上游产业又拉动下游产业的综合减碳效应,属于降低碳排放的主导产业。为此,建议:
支持制造业发达地区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全国规划首次明确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保持制造业发达地区的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双碳”工作目标和全国经济稳定发展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建议对这些地区的能源和排放指标配额采取适度宽松政策,允许其以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幅度,换取在碳排放总量上的增加。
用积极的态度低碳化发展以化工为代表的减碳双动力型产业。作为减碳双动力型产业代表,化工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将事半功倍地映射到全产业链的低碳发展,高效降低我国制造业整体碳排放水平。化工产业在“大破”之后急需实现“大立”,建议支持鼓励传统化工大省加快制定化工产业低碳发展规划,帮助化工产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全力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超前谋划产业布局。建议围绕碳捕集、碳运输星空体育官方网站、碳转化利用、碳地质利用与封存4个关键环节分专项开展针对性产学研合作。尽快形成国有企业牵头,民营企业参与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领域产业集群雏形。建议鼓励各级风险投资基金参与科技研发和产业培育,提高对投资这些项目的风险耐受度,鼓励试错,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