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平台日前,记者从刚在北京召开的湖北省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获悉,作为第22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主宾省,湖北吹响向绿色低碳产业进军的号角,瞄准“产业发展规模稳步提升”“产业集聚成效不断显现”“市场主体竞争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四大目标,提出到202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
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BOB·半岛、跨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产业,兼具带动经济增长和提升环境质量双重属性。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将其纳入湖北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统筹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
“湖北省节能环保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介绍,2023年,湖北省规上节能环保企业共2463家,营业收入超过5100亿元。
全省节能环保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营业收入过百亿企业4家,全省节能环保产业逐步呈现出依托骨干企业向重点园区和区域集聚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覆盖武汉、襄阳、宜昌、黄石、荆门等5个区域的7个重点产业集聚区。
与此同时,湖北省节能环保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快提升,湖北在节能环保领域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BOB·半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2个,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居中部前列。
2023年10月8日,湖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湖北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环保产业发展目标,建立“链长+链主+链创”三链融合长效机制,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建成1个年营业收入500亿元、3个年营业收入300亿元、2个年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形成5家营业收入过百亿企业、8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3家上市企业,搭建一个节能环保产业供应链平台,攻克一批关键性技术等具体目标。
根据《方案》,湖北将建立“链长+链主+链创”三链融合长效机制,即搭建形成副省长担任链长、8家行业龙头企业担任链主,8家科研院所担任链创的“链长链主链创”三链融合发展机制。
“通过‘链长’挂帅BOB·半岛,更好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全领域、全过程、全链条、全要素的服务,通过‘链主’引领,更好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BOB·半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供销有机衔接,通过‘链创’支撑,更好发挥创新平台的数据作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价值链、人才链全方位融合。”
据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介绍,实行“三链”融合发展机制,就是为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这两个手的作用,统筹资源、协调各方作用,最大限度推进全链条贯通,全过程融合,全要素参与,来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湖北省提出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强链补链延链”“市场主体培育”“创新能力提升”“市场需求扩大”五大行动。
产业集聚发展行动。培育打造“1+6”产业集聚区BOB·半岛,培育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武昌环沙湖双碳服务”产业集聚区,壮大襄阳谷城国家级“城市矿产”基地及老河口、房县等产业集聚区,打造“当枝松宜”绿色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壮大黄石黄金山工业区、长乐山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区,在荆门打造国内领先的“城市矿产”加工产业集聚区。
强链补链延链行动。着力培育引进一批水处理、固废处理利用材料制造、先进设备制造项目。依托中碳登等平台优势,培育壮大碳交易、碳咨询、碳核查、碳金融、碳资产管理服务企业,拓展绿色低碳发展新领域。
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支持链主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牵头带动产业整体跃升,支持“金种子”企业加快上市挂牌步伐。
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以链主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开展“政产学研金服用”研发共享平台试点,加快高校与企业共建生态环保产业研究院、节能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化科技成果转化。
市场需求扩大行动。发挥项目建设带动作用,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超低排放改造、EOD等项目建设;深化排污权、用水权、碳排放权改革,建立健全生态修复市场化运作机制;举办节能环保产业推进会,开展产融对接活动,强化产业招商引资。
为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湖北明确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18项重点工作任务,定期推进调度。切实发挥企业行业引领作用,确定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盛隆电器等8家链主企业,增强龙头带动力。组建以院士为主任委员的16人专家咨询委员会,推动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8家链创机构与省内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建立创新联盟,充分发挥链创平台协同攻关优势,切实增强科技支撑力。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十条措施,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绿色低碳发展母基金和节能环保产业子基金,用于支持本省节能环保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