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半岛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400-123-4158
13800185525
公司动态
.

半岛平台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半岛平台·(中国)官方网站入口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半岛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手机:13800185525

咨询热线400-123-4158

半岛平台诗画剡溪千山蕴秀 ——浙江嵊州用绿色打造“唐诗之路”盛景

发布时间:2023-09-21 13:07:30人气:

  半岛平台中国古代,在浙东有一条文人墨客喜爱的“旅游线余首传世诗篇。这条山水人文线路被后人称之为“唐诗之路”。

  谈浙东“唐诗之路”,嵊州必不可少。嵊州市位于浙东“唐诗之路”的核心区,四面环山,中间盆地,母亲河剡溪穿城而过,地貌呈“七山一水二分田”特点。这里千山蕴秀,溪水潺潺,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

  2016年,嵊州市委、市政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战略决策,全面吹响“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号角,举全市之力实施森林生态工程,大力弘扬诗路生态文化,让森林走进城市,造福一方百姓,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重现了“唐诗之路”盛景。

  剡溪,自古就是风景秀丽之地。李白在这里留下了“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千古名句。

  曾几何时,日积月累的自然冲刷和人为挖沙等行为,使这条曾经被李白盛赞的悠悠溪水及其周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为改善剡溪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还市民绿水青山,嵊州市委、市政府在剡溪河畔精心实施了森林惠民工程——“诗画剡溪”综合治理项目,植入唐诗元素,打造了5大景区25个景点,建设了总长约35公里的森林绿道,使沉寂多年的剡溪再现如诗如画的诗路美景。

  剡溪环绕的艇湖城市公园,是市政府为市民打造的另一个大型森林惠民工程。公园通过8座桥梁串联起7个主题风情小岛,打造剡溪蕴秀、诗吟画屏等8个景点,建有唐代风格的亭台楼阁、古塔古街、滨水戏台等景观设施,由于水域面积宽阔半岛平台,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小西湖”。

  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嵊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实力嵊州、品质嵊州、魅力嵊州”的宏伟蓝图,推动森林嵊州建设,先后启动实施了“诗画剡溪”曹娥江综合治理等八大森林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打造了艇湖城市公园、月湖公园、亭山公园等一批城区休闲公园,完成了73公里杭绍台高速嵊州西互通连接线国道等主干线公里农村公路森林景观带建设,基本形成了“城乡森林化、通道林荫化、水岸绿茵化、农田林网化”的城乡森林生态体系。

  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以来,全市共完成新造林合格面积7.6万亩,市域林木覆盖率提高到天然氧吧65.4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2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8.24平方米;新增省级以上通道绿化长度606公里,完善提升水系绿化林带建设195公里,水岸绿化率达到97.17%;成功创建浙江省森林城镇13个、省级森林村庄27个、一村万树省级示范村27个。

  近年来,嵊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

  春夏之交的5月,嵊州山海油茶专业合作社下王镇基地,绿油油的油茶树漫山遍野半岛平台,远远远望去像是无数条巨龙环绕在山坡上。2009年以来,山海油茶专业合作社先后在崇仁镇、金庭镇半岛平台、下王镇等地发展高效生态油茶基地4320亩,走出一条“靠山吃山、兴林富民”的致富路。基地全部采用良种壮苗,推广应用早实丰产栽培技术,实现高产高质。目前,油茶长势良好,已陆续进入丰产期,丰收在望。去年,油茶籽年产量超过100万公斤,产值达600万元。基地长期雇用周边村民20人,季节性用工需要200多人,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

  嵊州市是浙江省主要油茶种植生产县市。为完成省林业局油茶保供生产任务,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全市计划2023—2025三年新增油茶种植面积1.5万亩,改造提升面积3300亩。市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对油茶造林每亩补助2000元,提升改造每亩补助1500元。目前已申报油茶种植地块4000多亩、改造3000多亩。油茶只是全市着力发展的惠民产业之一。近年来,嵊州市深挖林业资源潜能,积极开展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推进“一亩山万元钱”种植模式,助推香榧、茶叶、花木、竹笋和桃形李等五大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丰收”。

  6年来,嵊州市先后承办了三届浙江省香榧炒制大赛、两届全国“冬季毛笋王”擂台赛,举办中国嵊州香榧节、桃形李采摘节等活动,全面提升了全市特色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全市已建成以香榧、茶叶为主的高效示范基地1.8万亩;茶叶基因材料3000多份、木兰科国家级新品种8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振兴产业先锋基地50个,省级“一亩山万元钱”科技推广高质量示范基地3个。2022年,嵊州市林业产值实现66.08亿元,比2015年时的40.54亿元增长了63.0%,年均增长达7.2%。

  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不仅仅是城乡增绿,还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逐步树立和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从而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

  嵊州市在推进森林进城过程中融入唐诗文化、名人文化。无论是公园绿道,还是大街小巷,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咏剡诗句,或以剡溪有关的历史名人、诗句来命名的景观建筑,彰显了城市文化底蕴。艇湖城市公园的标志性建筑蕴秀阁就是以杜甫名句“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而命名,还有以王羲之的字命名的“逸少桥”、以李白的字命名的“太白桥”等。

  嵊州市的生态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城市中,也蕴含在村落里。生态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传统生态文化其实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石璜镇白雁坑村依山而卧。沿着崎岖的山石板路拾阶而上,便进入了古石群和古香榧树群。上亿年的巨大石头或卧或立,高低错落;上千年的古香榧树奇迹般地扎根在石缝中,粗壮高大,枝繁叶茂。石上有榧,榧中有石,古石古树,叹为观止。

  这里拥有2000余株百年以上古香榧树和万亩高山茶园、亿年地质遗迹,是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区,也是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访,也使这里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良好阵地。

  去年,绍兴市会稽山古香榧群申遗活动之习俗文化展示交流会在白眼坑村成功举办,挖掘了白雁坑独特的榧石共生文化,推动了白雁坑古香榧群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区的生态文化发展。近年来,白雁坑村通过举办登山节、香榧民俗活动、摄影采风、香榧诗歌节、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等活动,全方位展示和推介白雁坑村优美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来白雁坑“走古道、赏榧林、品香茶、住农家”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向往。

  为让生态保护意识根植于市民心中,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以来,全市共建成生态科普教育基地21处,其中国家级生态文化基地1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8个半岛平台,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普及森林生态知识的良好场所。同时半岛平台,开展了市树、市花评选活动,丰富生态文化内涵;举办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有奖知识竞赛等生态科普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等媒体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在全市形成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良好氛围。(黄少平许云飞)

  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生态保护修复司(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土绿化》杂志社

推荐资讯